飲食∑營養對行為影響,膽固醇、糖和暴力的關系……
- - 閱 208你是不是一餓,就容易發火,想打人?
你是不是很難控制情緒,有時候一點就著。
你是不是一沖動,脾氣一上√頭,可能會做出一些瘋狂舉動。
社會壓力越來越大,人也變得越來越浮躁,暴力事件在我們㊣ 身邊,越來越多。
我們往往將暴力行為,歸結為社會心理因素,而隨著對飲食與神經癥關系的探索,慢慢地很多研究↓者發現:
正確的飲食與々營養,可以減少暴力行為,減少犯罪率。
今天,我們就從這個角度出發,來談一談食物與人々的暴力行為之間的關系。
飲食營養對行為影響
暴力行為的背後,飲☉食和營養是一個不≡可忽視的危險因素,對於一個孩子來說,早期營養可能在未來行為上起著關鍵作用。
研究發現,兒童3歲時營養不良,可能未來在青年時期,會產生更多反社會的攻擊行◥為。①
Reducing early malnutrition may help reduce later antisocial and aggressive behavior.
還有研究報告稱,營※養補劑有助於減少年輕囚犯的暴力行為。
研究中,221名罪犯在1~3個〇月的時間裏,一部分服用營養補劑(必需脂肪酸、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混合物),一部分服用安慰▓劑做對照。②
結果發現,服用營養補劑的囚犯暴力事件減少了34%,而安慰劑組暴力事件增加了14%。
這初步說明了,食物、營養與人的行為之間存在某種關聯,我們吃的食物,至少在一定∩程度上,對人的暴力行為↓產生了影響。
低膽固醇,更容易∑ 暴力
Mark43歲那年,醫生說,他的總膽固醇水▲平超過了200mg/dL。
依據傳統治療方法,醫生給他開了降膽固醇的他汀類藥物,他的膽固醇降下來了。
但隨之而來,他的情緒也★低落下來了,他開始與焦慮和抑郁情緒作鬥爭。
Mark的情況並非個例,多年以來,很多研究都發現,低膽固醇水平與抑郁、自殺、暴力等沖動行為有ζ關。③
2009年,《精神病學研究雜誌》上一項研究跟蹤了近4500名美〖國退伍軍人15年。④
研究人員發現,膽固醇水平低的抑郁男性,比其他男性非自然死亡(自殺和意外等)的可能性高7倍。
Result
A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was detected for low cholesterol × morbid depression (p < 0.005), whereby those with both at baseline were ~7 times more likely to die from external mortality (HR = 6.5, 95% CI = 3.07–13.76).
一項針對40~70歲男性的研究發ζ 現,與膽固醇較高的男性相比,長期膽固醇低的男性『抑郁的概率更高』。⑤
另外,瑞典一項研究發現,膽固醇低Ψ的女性,比其他女性遭受的≡抑郁癥狀要嚴重得多。⑥
除了抑郁癥引起的自殺行為以外,低膽固醇也○與對他人的施暴行為有關。
Conclusions: Adjusting for other factors, low cholesterol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subsequent criminal violence.
對於膽固醇與抑郁【癥及暴力行為之間的關聯,有研究人◥員推測,低膽固醇會導致吼大腦中5-羥色胺受體數量的減少,從而「抑制了5-羥色胺⊙或其他神經遞質的產生。
還有研究◤發現,吃素的人,攻擊※性更強,可能是因為他們↑的膽固醇更低吧,我們的公眾號後臺,也會經常被素食者攻擊。
法國▆有一段時間,很〒多肉店都被素食者攻擊。
(肉店被攻擊後的樣子)
盡管膽固醇在人類健康和生理機能方面有著至關重要的①作用,但目前它仍受到醫學∏界的詆毀。相關閱讀——『膽固醇』,營養學上最大的冤案,比竇娥還冤….
除了膽固醇外,長期酗酒,營養不良,也容易助長人的暴ω 力行為。
吃糖,營養不良,增加暴力傾◆向
有的人長期吃大量沒營養、對身體有慢性毒害作用的加工食品,慢慢開始營養不良。
他們體內缺乏必要的營養素,不僅會影◆響身體健康,還會影響心理健康,引發行為上◎的異常。
以下,我將進一步詳談,那些與人的暴力行為相關的食物成分。
→糖可以讓人快樂,也會讓人易怒
?現在,為了增加食物的風味和口感,糖以︾各種形式出現在我們的飲食裏。
18世紀時,人均糖攝入量不到10磅,而今天,每年人均糖攝入量約為180磅。
2009年,《英國精神病學雜誌》發表了一篇歷時40年的研究,參試者多達卐卐17415位。⑧
研究人員在參試者▃10歲時,對他們的飲食進行調查,隨後,研究々人員一直與孩子們保持聯系,並監測他們暴力行為的相對發生率。
他們發現,那些10歲時常吃糖果甜品的孩子,在34歲時因暴力犯罪的可能性明顯更大。
還有研究◤發現,青少年每天攝入的糖含量,與他們的行為之間有顯著相關性。
吃過量糖的青白云也是惊异少年,更容易產生暴力,酗酒,抽煙的不良△習慣。⑨
CONCLUSIONS:
Findings suggest that unhealthy nutrition such as the intake of large quantities of sugary drinks and sweets and chocolates could be seen as a “red flag” signaling potential involvement in multiple risk behaviors.
2011年,另一項研究發現,喝含糖飲料與暴力行為之間存在顯著相關性。⑩
Conclusions
There was a significant and strong association between soft drinks and violence.
類似的研究還有很多,它們把矛頭紛紛指向了糖,為什麽吃糖會與暴力行為牽扯在一起呢?
吃高升糖食物,容易使血糖急速升降,引起血糖的←不穩定,導致◥低血糖。
很容易引發情緒上的不穩定,導致焦慮和易怒情緒。
高糖飲食會刺激胰島素過度釋【放,短時間︼內血糖降下來後,又很容易陷入低血糖。
低血糖會導致大腦分泌谷氨酸——一種神經毒素,它會導致焦慮、抑郁、憤怒、恐慌和暴力行為。
很多專家認為,高碳水飲食引起的低血糖,可能是很多暴力行為的重要原↓因。
→加工食品吃太多,更容易∑ 暴力
?加工食品中往往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和食品添加劑。
反式脂肪大部分是〖人工合成的,它主要存在於快餐、油炸食品和“垃圾”食品中,如烘焙食品和大部分零食。
2012年,發表在《公共科學圖書館》上的一項研那我就根本跑不了究發現,反式脂肪除了增加患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◥以外,還可能與易怒和攻擊性有關。?
(反式脂肪攝入與攻擊性)
Conclusions: ?This study provides the first evidence linking dTFA with behavioral irritability and aggression.
另外,根據2009年發表在“歐洲臨床營養學雜誌”上的一篇文章,添加到食品中的人工色■素和防腐劑會影響兒童的行為。?
所以,當孩子一段時間內突然變得多動易怒,可以試著給他補充營養,讓他少吃ω 一些“垃圾”食品。
多吃一些原生態的食物,一些優質的肉類和好的脂肪。
→缺乏這些營養,也可能引發暴力行為
比如:大腦≡中有許多維生素D受體,維生素D與5-羥色胺、意誌力密切相關,當缺乏維生七个位置就花费了半年素D時,人可能就容易表現出一些失控行為。
所以,多曬曬太陽,真的可能讓你的心情也變得♂更加陽光哦。
同時,維生素B12缺乏,會導致易怒和攻擊↙行為,以及疲勞、心跳加快、失眠和胃部不適等癥狀,維生素B12,只來自動物性食物,素食者很容易缺乏。
很多重要礦物質的缺乏,也與精神障礙有關,如,缺鋅與人的憤怒情緒、攻擊性和敵對行為▂有關。
omega-3缺乏,會導致額葉皮質和垂體出現更多異常,並伴有行為障礙,而通過食用富含omega-3的蛋黃或豬腦,行為障礙便〗能得到緩解。
→醉酒容易引發暴力行為
?我們經常看到,很多人喝完酒,就容易找事,引發暴力行為。
大量飲酒後,額葉前皮質在大腦中負責處理註意力、計劃決策、情緒等,飲酒@ 會使額葉前皮質變薄,導致非理性行為。
圖片來自:17qq.com
關鍵的瘦龍說
多吃肉的低碳水飲食,真的讓我的情緒變得更加穩定,更有耐心,也更加專註。
有♀些小夥伴,可①能在過渡期出現多巴胺確實的問題,因為身體缺少了糖(多巴胺),就可能出現情緒不穩定的情況。
但是,適應後,你會發現不再需要糖了,吃肉也很快樂。
?動物性蛋白質□和脂肪,對於人腦和神經系統,都非常重︻要。相關閱讀→要想『腦子』好,還得多 “吃”肉….
糖和加工食◆品也會影響人的暴力行為,Sylvia Onusic博士在她的文章“暴力行為:一目了然的解決方案”中寫道:
“暴力行為不斷增加,影響最大的〇因素是,加工食品泛濫,以及兒童和青少年營養的流失。”
食物進入人體後,會直接影響我們的激¤素水平,會影響人的情緒,大腦→和行為。
要想減少暴力行為,飲食中▃要註意這3點:膽固醇不能太低、吃肉喝脂肪,少喝酒,以及註意補充營養,少吃糖和加工食品。
當然,暴力行為是很多因素綜合產生的結果,包括創傷性腦損傷▲▲、藥物濫用、不穩定的家庭環境、以及環境中的某些化學物質等。
有時,只改善飲食營養,可能也很難對暴力行為產生明顯的影響,這是個循序漸進的過』程,不能急於求成。
相信在未來,營養學會在精神病學領域,作為一種重要的輔助手段,得到更多的重視。
原文地址:/nutrients-and-violent-behaviour/關註微信公眾號:『瘦龍健康』,及時獲取最新低碳生酮相關的文章,公眾號回復▓減肥,糖尿病,獲取相關科普文章推薦。